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我校应用经济学学科体系中的核心专业之一,依托学校在财经、管理等领域的学科优势,结合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背景,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掌握贸易实务、能够胜任多元化涉外经济岗位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本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共有专任教师27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8人,占比29.63%;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达到88.89%,部分教师拥有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具备较强的国际交流与教学能力。
为了更好地支撑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本专业已建立起完备的实验教学平台,现有基础实验室3个,专业实验室6个,重点建设了涵盖国际贸易流程模拟、进出口实训、单证操作、国际结算等环节的专业实验室,同时配套建设了3套跨境电商虚拟仿真系统,能够有效支撑学生开展跨境敦煌网、跨境速卖通以及跨境阿里巴巴国际站实训综合实验教学任务,构建了“理论+实训+竞赛”的人才培养机制。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国家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发展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迫切需求,围绕“厚基础、重能力、强实践”的教学理念,着力培养具备系统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知识,掌握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技能,具备较强英语应用能力、良好跨文化沟通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应能够熟练掌握国际货物与服务贸易的操作流程,了解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的基本规律,能够胜任外贸企业、跨境电商企业及涉外经济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同时,本专业注重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和各类专业竞赛,拓宽其就业与深造路径。
二、主干课程
本专业课程体系在突出学科基础和专业核心知识的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设的主干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商务交际英语》、《外贸函电》、《进出口综合模拟实训》、《跨境阿里巴巴国际站实务》、《国际商法》等,课程内容既涵盖国际贸易政策、规则与惯例,又融合了当前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等前沿内容。通过模拟演练、项目实训、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形式,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提升操作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此外,本专业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构建“课内教学+第二课堂+校企合作”三位一体的实践育人体系。依托跨境电商虚拟仿真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如“全国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国际贸易综合技能大赛”等高水平专业竞赛,竞赛内容涵盖外贸流程设计、平台运营、数据分析、客户开发与谈判技巧等多个环节,全面提升学生对跨境贸易业务的理解与应用能力。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训,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团队协作意识,增强了其应对真实工作场景的能力,培养了兼具专业素养与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学校还鼓励学生参与企业实训项目、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三、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广泛,主要面向外贸企业、跨境电商平台、海关、商务局等政府涉外经济管理机构,以及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国际贸易业务、报关报检、外贸单证、国际物流、市场开发、外汇结算、风险管理等相关工作。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外贸深度融合,跨境电商企业对具备国际商务、平台操作与数据分析能力的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增长,专业毕业生在阿里巴巴、京东国际、亚马逊、Shopee等平台型企业中均有良好就业表现。
此外,本专业高度重视学生升学深造的引导与支持。从2020年第一届毕业生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以来,已累计有近百名学生成功进入硕士阶段学习,研究方向涉及国际经济、金融学、国际商务、公共管理等领域。2025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达10%,其中多人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211工程”重点高校录取,体现了本专业在基础教学、科研训练与学术引导方面的综合实力。